我国佛教翻译史上的三个重要人物
在我国从古至今的历史发展中,历朝历代都涌现出一些着名的翻译家,翻译理论博大精深。他们是推动中华名族发展与学问进步的璀璨先驱者,是在茫茫黑暗中为华夏儿女点燃智慧火种的传播者。在这里有必要重点先容一下为我国佛教翻译发展做出杰出贡献的三位高僧大德。
1、鸠摩罗什
鸠摩罗什(公元344~413年),西域龟兹国(今新疆库车县)人。鸠摩罗什是中国佛教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人。父亲原是国相,鸠摩罗什7岁时随母亲出家,长大后精通大小乘佛法,成为一代宗师,声名远播。他在东晋时来到中土从事译经曾在后凉滞留达16年之久。之后,后秦君主姚兴把鸠摩罗什接到长安,让他安心从事译经工作,由于他的译文非常简洁晓畅,妙义自然诠显无碍,所以深受众人的喜爱而广为流传。成为我国家喻户晓的一大译经家,最后圆寂于长安,终年69岁。
鸠摩罗什在长安组织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官办性质的译经场。鸠摩罗什与弟子共译出佛典74部584卷。鸠摩罗什的翻译以意译为主,而且注意修辞,译文流畅,很有文采,主要有《摩诃般若》、《妙法莲华经》、《维摩诘经》、《金刚经》、《阿弥陀经》、《中论》、《十二门论》、《大智度论》、《成实论》等,系统先容了大乘中观派的思想体系。对于佛教的发展,有很大贡献。
大师圆寂之时,向僧众告别说:“大家因佛法相逢,然而我尚未尽到此心,却将要离去,悲伤岂可言喻!我自认为愚味,忝为佛经传译,共译出经三百余卷,只有《十诵律》一部尚未审定,如果能保存本旨,一定没有错误。我希翼所有翻译的经典,能够流传于后世而发扬光大。如今我在大众面前,发诚实誓愿--如果我所传译的经典没有错误,愿我的身体火化之后,舌头不会焦烂。
后秦姚兴弘始十一年八月二十日,即东晋安帝义熙五年(西元409年),鸠摩罗什在长安圆寂,在逍遥园火化。当飞灰烟灭,他的形骸已经粉碎,只有舌头依然如生。这正应验了他从前的誓愿,留给大家无尽的沉思和缅怀。
2、玄奘三藏法师
玄奘(公元600~ 664年),唐代高僧(今河南洛阳偃师人),法相宗创始人,佛经翻译家、旅行家。玄奘家贫父母早丧,12岁出家遍读佛典,20岁在成都受具足戒。曾游历各地,参访名师。因觉得当时佛典多有出入之处,令人迷惑,玄奘于是决定去印度取经。玄奘在贞观三年时,一人从长安出发,历经艰辛到达印度佛教中心那烂陀寺。玄奘拜住持戒贤为师,后升至该寺副主讲。玄奘往返共历17年,行程5万里。共带回佛舍利150粒、佛像7尊、经论657部。其后,玄奘在唐太宗的支撑下在长安大慈恩寺设译经场,与弟子等人专心翻译所带回的佛典。玄奘及其弟子共译出佛典75部,1355卷。玄奘的译典着作有《大般若经》、《心经》、《解深密经》、《瑜伽师地论》、《成唯识论》等。
玄奘在那烂陀寺历时5年,备受优遇,并被选为通晓三藏的十德之一。前后听戒贤讲《瑜伽师地论》、《顺正理论》及《显扬圣教论》、《对法论》、《集量论》、《中论》、《百论》以及因明、声明等学,同时又兼学各种婆罗门书。
贞观十九年正月二十五日,玄奘返祗长安。史载当时“道俗奔迎,倾都罢市”。不久,唐太宗接见并劝其还俗出仕,玄奘婉言辞谢。尔后留长安弘福寺译经,由朝廷供给所需,并召各地名僧20余人助译,分任证义、缀文、正字、证梵等职,组成了完备的译场。同年五月创译《大菩萨藏经》20卷,九月完成。 贞观二十年正月,玄奘译出无着《显扬圣教论》20卷;并口述由辩机笔受完成《大唐西域记》。同年尚译出《解深密经》、《因明入正理论》,推进了因明在中国的发展,嗣又奉敕将《老子》、《大乘起信论》译作梵文,传于印度。二十二年五月译出《瑜伽师地论》100卷,并请太宗作经序。十月,译出《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不久,大慈恩寺落成,玄奘遂奉敕入住任上座,并悉心从事翻译佛经。永徽三年(652),奏请建塔以安置经像,经高示敕许,乃于大慈恩寺西院营建雁塔。玄奘“亲负篑畚,担运砖石,首尾二周(年),功业始毕”。
3、实叉难陀
实叉难陀(公元652~710年)梵名Sikshananda 。又作施乞叉难陀。为唐代译经三藏。于阗(新疆和阗)人。善大、小二乘,旁通异学。
武周时,则天后听说于阗有完备的《华严经》梵本,即遣使访求并聘请译人,实叉难陀便以此因缘,带着《华严》梵本来华。他于证圣元年(695)到达洛阳,实叉难陀来华的主要工作就是翻译于阗所传的大本《华严》,他在大遍空寺主译《华严》时,由菩提流支和义净同读梵本,参加笔受、证义的有弘景、圆测、神英、法宝、法藏等,缀文的为复礼,至圣历二年(699)完毕,共计八十卷是即新译华严经八十卷。武后很重视,开始还亲自参加。难陀后来又在洛阳三阳宫、佛授记寺、长安清禅寺等处续译诸经。于睿宗景云元年(710)十月卒,享年五十九。他于圆寂后一个月荼毗,舍利由他的门人悲智和唐使哥舒道元护归原籍。后人在长安荼毗难陀处建起七层浮图以为纪念,号称华严三藏塔。
在此期间,他还译出属于华严部的《入如来智德不思议经》、《如来不思议境界经》和《普贤菩萨所说经》各一卷,属于宝积部的《文殊师利授记经》三卷,属于大乘律部的《十善业道经》一卷,属于秘密部的《观世音菩萨秘密藏神咒经》等陀罗尼经四种、四卷;另有《右绕佛塔功德经》和《大乘四法经》各一卷。参加笔受的还有沙门波仑、玄轨等,监护译事的是太子中舍人贾膺福。据《开元录》载,他译的经共计十九部,一百零七卷。
实叉难陀所译的《华严》和《楞伽》,都是时人公认的要典,以前虽有译本,但或者篇幅不全,或者文义不备,不能令人满意,所以难陀重译了此论。另外,被广为传诵的《地藏菩萨本愿经》,亦为唐?实叉难陀译。
|